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明代石门鼓露真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05  来源:汕头都市报  浏览次数:169
核心提示:2010年7月14日,一个明代府第石门鼓结束“露宿”马路的历史,“入住”潮州博物馆新居。

石门鼓又称为抱鼓石,建筑于宅门、宫庙门、祠堂、牌坊两侧,它既作为建筑上的构件之一,也是一件精雕细琢的石刻艺术品。

2010年7月14日,一个明代府第石门鼓结束“露宿”马路的历史,“入住”潮州博物馆新居。

原先,这个石门鼓被丢弃于潮州市区卫星路一住宅建筑工地路边,周身粘满白色灰硝,倒在路边显得不起眼。但刚好被路过这里的李炳炎先生发现,他第一时间拨通博物馆的电话,告知发现石门鼓的地点。馆领导迅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安排运输工人赶赴现场调查征集。李炳炎先生系颐陶轩陶瓷文化艺术研究所负责人,他凭着多年来对潮州历史文化的学习积累和高度的文物保护意识,才在这一天的“路过”中慧眼识宝,使这个明代石门鼓不会搭上装载杂土运输车,而荣幸地登上驶往潮州博物馆的铲车,住进新家,得到妥善保护。

该石门鼓高79厘米,宽96厘米,花岗岩石质。进馆后经清扫颜面焕然一新,美丽的一面重新呈现。这个石门鼓联带花瓣形门臼,应属于大门两侧石鼓。鼓面和门臼雕刻纹饰精美,鼓面两侧浮雕水涡纹,鼓座浮雕向上涌起的海浪纹,整体纹饰风格古朴,雕刻技法细腻,刻线流畅隽秀。雕刻题材为脱胎于官服纹饰的“江牙海水”纹,古代官服胸前及胸背按照官品级别绣饰十二章纹饰,而服饰下摆和边缘绣上浪花形图案,俗称为“江牙海水”,海浪向上冲称为立水,鳞状海波称为平水。雕刻海水纹饰意为“海潮”,因“潮”与“朝”同音,故官服上的“江牙海水”为专用纹饰。而“江牙”又称为“姜芽”,意即山头重叠似姜牙,象征山川昌茂,国土永固之意。从此可见此纹饰为官场之专用,并独渐被移植到瓷器、铜器、石雕等艺术领域中去。而这个石门鼓雕饰“江牙海水”纹饰,与盛端明的官阶、府第相匹配。原来在征集石门鼓地点附近有一巷名为盛厝巷,因巷里原有一座明代礼部尚书盛端明的府第而得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