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兰溪发现元代大司徒陈萍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14  来源:金华日报   浏览次数:248
核心提示:一工程队在兰溪新330国道插口段青山垄施工时,挖掘出古墓里的石俑、石马等文物。

近日,一工程队在兰溪新330国道插口段青山垄施工时,挖掘出石俑、石马等文物,此事引起了兰溪市文保单位的重视。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对文物进行测量登记       

4月12日,记者和兰溪市博物馆的有关专家一起来到了位于新330国道边上的赤溪街道插口村。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的小山坡已被推出了一大片平地,一些破损的石羊、石虎造型的石像散落在国道边,很是醒目,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这中间还有不少人是专程赶来祭拜的陈氏后人。“我们最大的祖宗就葬在这片地方。”一位上了年纪的陈大爷告诉记者,他小的时候,每年正月初二村里都会发馒头让大家来这里祭拜祖先,至于墓里葬的是谁,他也说不上来,只知道是元代的一个大官。

    石像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这些动物造型的石头是十几天前施工队挖出来的,说是文物。”老洪是插口村人,他说,这些石像挖出来后,还遭遇了不小的波折。几天前,有人偷偷把这些石像运到富阳去卖,村里知道后,连夜追了回来。结果一件本身就有些裂痕的石虎从车上倒下来时,一不小心被彻底摔成了两截。“现在只有一只石虎和石俑是完整的,多么可惜啊。”老洪有些忿忿地说,前两天还有挖掘机在搬这些石像,是他和其他几个村民到现场拦了才停工。“你看,这两个石俑本来是立在那边的,现在也被搬到了马路边。”顺着老洪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躺在路边的两尊石俑,足足有两米多高,上面的雕刻很精细,遗憾的是每尊石俑都有不同程度的小裂痕,有一尊头已经没有了。

 老洪说,这些石像,他小的时候就有了,一对一对对称地排列在两边,总共有十多对。上世纪70年代修渠道时,这些石像被埋到了地底下。“现在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下面应该还有,印象中还有一对很大的石乌龟。” 老洪很笃定地说。

    元代大司徒陈萍墓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的石俑、石兽,又会是哪位古人墓前所有?

 石俑、石兽是古代陵墓前的装饰物,以显示陵墓的威严。一般分列在陵墓前的“神道”上。

 据《万历兰溪县志》记载:“元大司徒陈公故府,初居桃坞,后迁赤溪。”“大司徒陈萍墓,在甘棠乡青山。”这与《浙江通志》记载的“卒葬兰溪甘棠乡施家青山垅”也相符,即现在的赤溪街道插口村青山垄这一片。
    “这里确实是元代大司徒陈萍的墓址所在,我们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时候,曾经普查过这里。”兰溪市博物馆副馆长周菊青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陈萍的父亲陈自中、儿子陈达也都葬在这附近,不巧的是碑文已遗失,因此没办法断定这就是陈萍的墓。

周菊青还拿出了当时文物普查时候的记载:陈萍墓遗址已分辨不清,青山垄水渠两侧散落有石俑、石虎、石方柱等残件,形制古朴,周围为柑桔林。墓穴早年已经被盗挖过了。

    具体保护方案还在商讨中
      “元代的墓冢,有这么大规模石俑、石兽的不多,虽然有些破损了,也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要好好保护起来。”当天,来现场考察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当即表示。

为防止这些文物再次被盗,这几天插口村村民已在附近搭起了一个临时帐篷,由村民轮流看守、巡夜。

接下来,这些已经挖掘出来的石俑、石兽,在统一登记上报后会先暂时放在村里保护,至于墓穴的具体保护方案还在商讨中。

    相关链接

陈萍生于1267年,卒于1322年,字希轩,号碧湖,兰溪甘棠乡人,宋丞相陈宜中侄。自小兼通梵教,骑射亦精。后入朝,以功拜大司徒,进阶银青荣禄大夫。卒葬兰溪甘棠乡施家青山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