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寿山石雕刻,一副荷塘美景映入眼帘

2015-06-05 17:21:31   来源:大中华石材商  0人参与
  浏览次数:673
核心提示: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近年在福州地区不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便是最原始的寿山石圆雕作品。
      一、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从前、后、左、右、上、中、下等各个方位雕刻物体的方法。所雕作品逼真如实物,特别富有立体感。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近年在福州地区不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便是最原始的寿山石圆雕作品。之后寿山石雕仍以圆雕为最主要方法,特别是清代,长盛不衰,清初的许多寿山石雕刻大师都是圆雕大师,如杨玉璇有《僧人卧像》、周尚均有《弥勒》、魏开通有《伏虎罗汉》,这些圆雕杰作举世闻名,至今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因为圆雕最近于实物的主体,所以圆雕所要选择“石材”,都应该有如按实物比例的厚度。然后按比例“打坯”。圆雕是很讲究“打坯”的,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甚至要离开寿山石材,在泥土上“打坯”,完成并修订“泥稿”后,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选择石材的厚度是保证雕品有如实物的先决条件,然后在选好的石材上“打坯”。“打坯”的目的是保证雕品的各个部件既能按实物的比例,更能比实物传神。圆雕要特别注意的是各个方位统一、和谐和融合。比如说雕人物,前方位雕的人物头部是男人,后方位就也应该是男人,而且大小要一致。再比如说前方位的衣着是长衫,后方位的衣着就不能是短袖,而且衣摺、流线等都应该和谐、融合。

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因为前方位是最主体的方位。主体成功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主体要是雕不好,雕好其他部位也就没有价值。

古代的圆雕多以单件实物为对象,如仙、佛、猪、羊、马等小雕件放在案头把玩;也可以作为小雕件,当扇坠、链坠等装饰物。近代创造了以人物、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立体雕”。《长征组雕》、《闽西组雕》以及郭功森的《武夷风光》、林亨云的《海底世界》等都是成功的大圆雕作品,宜于在大厅里摆设。

二、钮雕

钮雕是专指印章上部印钮的雕刻,起装饰印章作用。其雕法居于“圆雕”的范畴,有其丰富的立体感。但它另有特点:1.物像小。限于印章的规模,一般都在10立方厘米以下。2.不表现物像的下方。这是与“圆雕”最大的异点。“圆雕”从各个方位表现物像,而钮雕就差“下方位”。“下方位”被印章的方柱所替代。3.钮雕的内容多以动物最主,特别是古代的动物,显得古雅不凡,如: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鳌、龟、熊、蝙蝠等。因此称“兽钮”,石雕口诀说:“啼狮,笑凤,落颏龙。”所刻的古狮脸要瞪圆眼,咧大嘴,仿佛在啼吼,始能表现其威严。所刻的凤应该表现柔和温顺的性格,笑容满面,象征吉祥和美好。所刻的龙,口要张得特别大,似乎落了下颏,始能表现其张牙舞爪的凶猛。近代钮雕内容扩大至花果人物,更见得丰富多彩。

钮雕的历史始于周代,其时简单,浑朴,甚至只钻一个孔,称“印鼻子”,用来穿绳系结,便于携带。以后文人和雕刻师把“印鼻子”改造成“钮”。古代的印章属达官贵族专用,按级别分玉玺、金印、银印、铜印;所刻的印钮也按级别有所不同。如皇帝用的玉玺,螭虎钮,皇后用的金玺,也是螭虎钮,诸侯王公用的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将军用的金印,龟钮,食二千石的官用银印,龟钮,食二百石以上的官用铜印,象钮。古代印章多为金属所制,雕钮不容易。据考,石印的历史始于秦汉,如五六十年代在湖南长沙一带就出土有40余枚西汉滑石印,多鼻钮、台钮、桥钮及龟钮,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但元代王冕以花乳石作印章石后,文人雅士才开始用石印,更重视石钮的艺术。明代思想家李贽就有两枚印章,刻有单狮钮。现代印章刻钮之风尤甚。凡较优质的寿山石章,几乎每章必刻钮。刻钮之后就特别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印钮与印石的交界面为印台。印台有平台和自然台。有雕边和没有雕边之分。平台一定要把台铲平。所谓“边”,即在台下印石面的上方

四周。常见雕边花纹有断纹、双不断纹、龙形纹、水波纹等10余种。在技术上要求线条直,地底平。自然台就是自然形,把钮头刻在上面。有的钮头之外,再在石的四面作围堵,雕镂龙凤图形。

另有一种平头钮,刻的是图案,称“博古钮”,其图案大多是古代爬虫类的变形。

三、镂雕、链雕

镂雕和链雕是圆雕中的部分绝技雕法。镂雕也称镂空,它是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去,但要在石材中保留原石材能表现物像的部分。如古代雕龙,在掏空龙口腔的同时,要保留口腔里的一颗“珠”。这颗“珠”,是原材料的一个部分,雕刻者用细刀,小心翼翼地通过小小的“龙嘴”,往里面凿,凿出一颗“珠”来。这颗“珠”剥离原石材使它滚动自如,但却要比“龙嘴”大,不至于滚出“龙嘴”,1955年福州寿山石雕名艺人陈敬祥创作的《求偶鸡》也是寿山石镂雕的典型作品。他用一块寿山石材雕了一个鸡笼,然后通过鸡笼小小的空格,伸刀到笼里去,利用原石又雕了一只鸡,栩栩如生,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所收藏。以后福州寿山石雕艺人多学习陈敬祥的《求偶鸡》镂雕法,成为寿山石艺的象征。

施行镂空雕刻的石料,必须质细性纯,尤其是镂空的部分,更不应有裂纹和高密度的砂隔,不然容易造成断裂。“镂空”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还需要特制长臂凿、扒剔刀、铲底刀、勾型刀,以及小锯刺等专用刀具。

“镂空”常与圆雕或其他技法相结合,成为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镂刻内部景物的用刀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依靠扩大人刀方向的办法来弥补操作上的困难,故镂空景物的设计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一般来说,透空的方向愈多,空洞愈密,镂刻就愈易,效果也愈佳。

镂空雕刻的顺序是“先外后内”,应待外层景物及其他衬景的打坯,凿坯工序全部结束之后,才行镂空。以鸟笼为例,雕刻步骤如下:

1.刻制外部景物及鸟笼外形。

2.用毛笔画出鸟笼的各部位结构,并标出鸟笼内禽鸟和景物的位置、动态。

3.选用适当规格的钻具,从各个角度向里层钻孔,再用长臂凿串通,削除里层多余石料。每刀削除的石层都应小于镂空孔,才便于清除。逐步凿出里层禽鸟、景物的初坯。

4.用扒剔刀、铲底刀以及小锯刺等专用刀具从格孔伸入笼内,精细修饰内部景物,力求清晰。操作时要特别小心,宜用竖刀,向纵深使劲,谨防刀柄挡伤外景。在内景全部完工后,再进行外景的修光。

链雕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该法始于玉雕。石质不比玉质坚韧,故雕石链就更难,稍有不慎,就链断石毁。据载, 清朝初年,寿山石雕已开始应用链条技法装饰印钮。乾隆皇帝的“三链章”便是例子。“三链章”为整块寿山田黄石雕成,有3条活动的石链,连接3颗印章。石链一环扣着一环,每一环皆活动自如,巧夺天工。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近代表现技法日趋完备,有时在一件作品中,链环多达数百圈,环径小则与黄豆相近,令人惊叹。如林廷良的《九宝连环章》。

凡制作链条的石料,必须经过严格挑选、鉴定,应是细腻而性坚,质纯而格少。在相石构思时,首先要安排好链条的位置,使链条巧妙避过裂纹与砂格。在雕刻时,链条可与其他景物同时打坯,但不要急于穿孔脱环。待作品修光完成之后,再慢慢进行脱环。

脱环是一项非常细微、难度极高的工作,先用小型钻具顺着每环的内廓并排钻孔,每孔之间略留距离,然后再用特制的小链刀或针钻,顺序脱环。为防止已脱链环破损,每一环,最好即用“可回性打样膏”加以固定,待整条链环刻成后,将胶合部分用温水泡浸脱落。

四、浮雕

浮雕是在石面凸起物像的一种雕刻技法,它与圆雕最大不同的主要是只从前面的方位(或兼顾到左、右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后面的方位或贴在石壁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要凸起物像,自然要铲去非物像的部分。如果铲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浅薄,那凸起的物像也浅,称“浅浮雕”;反之则称“高浮雕”。“高浮雕”就十分接近“圆雕”。

历史上浮雕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技法,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的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佛龛的石楣上。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的寿山石砚四周和印章的方柱四面。清乾隆时的寿山石巨玺方柱四面就有福州名雕师周尚均雕刻的浮雕博古和夔龙图案。近代福州寿山石浮雕高手林寿堪、王雷霆等雕有《天堑变通途》、《山村新貌》等,也是用高浮雕或浅浮雕的技法,名闻遐迩。

浮雕最好选择色层分明的薄形石料,利用外层石色雕刻景物,以里层石色作为衬底,形成自然套色。若将里层石色再刻薄意衬景,更加精妙。其制作过程:通过相石,分析石色的分布情况及色层深度,然后确定作品的题材和构图。设计画面要有中国绘画的风格。景物的层次重叠应视色层之深浅而定。构图宜丰满,衬底出露面积不可过大或过于集中。

设计定稿后,以尖刀顺着景物的轮廓“线勒”一遍,再用平口手凿或卡凿削除画面空间部分,谓之“刮底”。待达到预定深度或里层石色显露后,再进行刻制。刻制景物主要使用手凿和小型钻具,在高起的景物层上雕刻出画面的层次,力求使所表现的物像在结构上富有立体感,最后再用修光刀具进行“修饰”。

五、薄意

薄意是比浅浮雕更要“浅”的一种寿山石雕法,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所以称“薄意”。它比浮雕更有画意,又比图画更富有“雕”的立体感。因此说它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此法始创于清朝初年的周尚均。周尚均先是在印台四周刻浅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或其他图案,开创了薄意艺术的先河。以后有潘玉茂继承其遗法,直到清朝末年,西门林清卿专攻薄意艺术,成为特别有成就的薄意雕法大师,被称为“西门清”,誉满榕城。

继林清卿之后,有王炎铨、王雷霆、江依霖、林文举等人,组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西门薄意”派。此派主要的作品,有林清卿的《柳鹅》、《秋山行旅》,王炎铨的《夜游赤壁》,王雷霆的《寒江垂钓》,林文举的《大观园》等。东门派艺人也学习“薄意”雕艺,如林友琛、林寿堪、郭懋介等人,别具风格。于是“薄意”雕法得到更大的发展,甚至是为全国之一帜。

薄意是寿山石刻的专用艺术。特别是像田黄石之类的原石珍品,有“易金三倍”之说,其价值以锱铢计,因此不忍其石屑损失,《寿山石刻史话》说:“能够多留一点原石的本质,空白多,加工的地位省一点,也可以突出寿山石本质的文采。”

薄意因为刻浅如画,所以也称“刀画”,即在石材上以刀代笔作画。金石家潘主兰说:“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最适合质佳而材小的田黄石、水晶石以及山坑冻石的艺术装饰,特别是自然章印台的装饰。如果是有皮的掘性灵石,或是有薄色层的优质灵石,其艺术效果,尤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薄意雕刻首先要选择优质石材,如田黄石、鹿目田、荔枝冻等,有皮者尤佳。其次是相石,认真研究石材裂痕的走向,表皮利用、疤点处理等等。第三是清石,根据腹稿设计,作甄别去留,完善雕件。第四是作画,即用笔在石材上画稿。第五是勾勒,以尖刀代笔,在画笔线上,浅勾勒线条定位。第六是雕刻。第七是核稿,即校对效果,有皮者用水,无皮者以粉末核之。最后为磨光。

六、镶嵌

镶嵌雕又称屏雕,属于小件浮雕的范畴,要紧的是选择各种颜色的石片,根据预先设计的图画进行分解,刻成浮雕。然后嵌饰于漆器屏风、挂联或器皿之上。制作程序分为设计、雕刻和粘贴3个步骤。
 

设计包括“器具造型”和“雕刻画面”两个部分。二者应做到统一协调,相互衬托。粘贴石刻的板面一般应略低陷于外框。底板的漆料,宜选择深暗的色调。雕刻画面的绘制,多取人物故事、花鸟蔬菜及博古器皿等为题材。布局宜疏不宜密,穿插宜简不宜繁。设计时既要使景物便于分解刻制,又要达到构图完整,符合画理。

画稿确定后,将其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别绘成分解图。然后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相适应质料与色彩的石片。选材时要有整体观念,合理配料,要注意通过自然石色的对比作用,使画面更加耀目多彩。

刻制时,先将分解图纸贴于石片上,按图锯坯。凡遇到与前景交接之处,要留出适当的余石,这样才能使成品衔接紧密。

雕刻方法与高浮雕略同,不过分解而已,但景物隆起边沿、侧面,要稍向内斜,使作品更富空间感和立体感。

刻成的分解浮雕石片,经过光蜡处理后即可进行组合粘贴。常用的粘合剂有面漆糊和树脂粘剂两种。面漆糊适合于大块面及不透明石质部分的粘合;树脂粘剂适用于白色或透明景物的粘合。景物雕件按图稿逐件粘贴于器物板面上,粘贴完毕并经过检验后,应平置凉干。若以面漆糊粘贴,则需放置阴房内,数天后方可取出陈列。

七、微雕

微雕是在小颗寿山石材上雕刻细微的画面或文字。寿山石微雕的历史在清朝末年。其时薄意派雕刻师林清卿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划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也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至20世纪60年代,所刻的文字愈来愈小,内容也愈来愈多。方寸之中竟可刻王羲之的《兰亭序》全文,或是佛教《金刚经》全文。80年代,陈忠森以微中求精,进一步发展了“微雕”艺术。他的作品“微”到需用高功率的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比如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全文,竟能在一颗1立方厘米、比大豆大一些的田黄石一个平面上全部刻完。所以他说是“艺在微”。微雕的技艺全在于“微”,愈是细微,其价值就愈高。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称赞他的微雕“细如蚊脚,游刃纵横,技进正未艾也”。其次微雕也十分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这就是“意在精”。微雕的雕刻师首先应该有很深的书法功底,虽然微雕细微到无法用肉眼辨认,但在放大镜下仍然十分精美,如大幅的书法精品。陈忠森除了微雕书法外,还创新微雕国画。他的微雕作品《百只熊乐园图》在美国“世界艺术中心”参赛,获第三届金鸡奖的惟一“特别金奖”,轰动一时。另一个微雕家陈以德在一粒径为12厘米寿山石佛珠面的三分之一,竟刻有观音佛像及《心经》的全文,令人叹为观止。90年代,游嘉瑞开辟了“案头摩崖石刻”的寿山石书法微雕新品种。寿山石的案头摩崖,本来就小巧玲珑、千姿百态,再配以微雕的书法艺术更具有欣赏的价值,而人见人爱。近年福州组织有微雕研究会,有会员10多人,其中李一鸣的微雕书法作品曾获日本“特别奖”,此外还有陈冬生、陈明德、张平、杨世膺、刘镛奇、林右熹、林钦松等也卓有成就。


       微雕特别讲究的是选材。其石材要绝对质地精纯,含不得有半点沙隔和有半丝裂纹,因为半个沙点就可能要刻10多个汉字。其次应该备有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第三,应该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可进行“意刻”。第四,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第五,运刀要稳、准、狠。
 

八、篆刻

篆刻的艺术始于秦。秦定小篆为文之后,于是篆文便成为印章印面所雕刻的内容,以后世代相袭,成为独特的一门雕刻艺术。但古代篆刻皆以玉和金属为材。直至元王冕始以花乳石材刻印。于是也就揭开了寿山石篆刻的历史。寿山石石质晶莹,硬度适中,易于奏刀,因此其篆刻就比金、玉容易,而且画面活泼,更难能可贵的是,金属篆文沾上含汞的丹砂、印泥后,日久朱文渐成黑迹,黯然失色,而寿山石刻篆文其朱文永远都是灿烂新鲜的。

寿山石篆刻始于元代的王冕,行于明代的文彭和何震,盛于清代。清代丁敬等人以切刀力追古意,风格雄健,风靡江浙,自成“浙派”(或称西泠派)。又邓石如以书入画,将刀法与笔法融为一体,一变秦汉印艺风貌,人称为“邓派”(或称皖派)。至清末,赵之谦吸取当时出土的秦汉泉、洗等铭文入印,别开生面。民国时吴昌硕在汉印及前人的基础上熔诗、书、画、印为一体,浑朴灵劲,气势磅礴。又黄牧甫直追秦汉,取法权量、诏版,刀法锐利,有直率、稳健、刚劲、秀雅之风。此外还有湖南的齐白石,福州的陈子奋等都是篆刻名家。现代寿山石篆刻名家也不乏其人,如福州的有潘主兰、周哲文、林健、刘石开、王永钊等等。

 

自古至今,篆刻艺术为上自帝王将相,中有文人雅士,下至庶民百姓所推重。历代皇帝的玉玺和御宝都是以篆文刻成的,如乾隆皇帝的“三链章”,就是篆书,分别刻有“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等3枚。明代泉州人南京刑部主事、云南姚安知府李贽,他的印文“李贽”、“卓吾”也是篆书,今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泉州博物馆,成为寿山石篆刻最早的收藏品。清末民族英雄、福州人林则徐的私人印章“臣林则徐”4字,也是篆刻。民国时的林森,他有许多篆刻图章,如“子超”、“凤港渔翁”、“林森”、“青芝老人”等等。书画名家更是视篆刻如宝。凡一幅书或一幅画,必钤以篆刻印章。诗、书、印、画,缺一不可。这里说的印便是篆刻。

 

篆刻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阳刻即白底朱文,笔画往往纤细流利;阴刻即朱底白文,笔画粗犷苍劲,更富有原始铭文的韵味。阳刻和阴刻成双结对地采用,相得益彰,特别耐人寻味。

 

篆刻特别要讲究篆书。篆书有大篆、小篆等20多种,此外还有“变篆”。要采用哪一种篆书,都要根据印面的布局需要,以朱白相间,出神人化者为妙。因此篆刻者都应该有很好的篆书功底,同时应该熟悉书法的章法。雕刻时同样要审石、打稿、开雕等程序。但为了保留古朴、有力的刀法,可以不必修光,反见生动和自然。

本文来源:来源:大中华石材商